前三季度,陕西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4000亿元;4432个市级重点项目(含省级)共完成投资12400多亿元;省级重点产业链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序时进度。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陕西今年年初部署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并按季度举行重点项目观摩,持续完善“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聚力抓项目建设、稳经济大盘。
随着“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全省上下齐心抓项目、你追我赶上项目、紧锣密鼓干项目氛围浓厚。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9月21日,西安—咸阳基础设施一体化标志性示范工程——咸阳渭河高新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连接渭河南北两岸的大桥将成为连通西安咸阳的大动脉。
同一天,位于渭南高新区的中创高科产业园项目二期定制化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这个计划2024年9月全部建成的产业园区,预计招引高新技术研发企业120家,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时间再往前推。9月6日,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水库——燕梁湾四级站段12号隧洞的5号支洞至6号支洞顺利打通,标志着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工程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
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今年,陕西各地各部门把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创新举措、齐抓共管、精准服务,疏解难点堵点,提升项目建设成效。
前三季度,全省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4000亿元。238个新开工省级重点项目开工236个,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杨凌示范区等地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4432个市级重点项目(含省级)共完成投资12400多亿元,2477个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含省级)开工2455个。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含韩城市)、延安市、汉中市、商洛市、杨凌示范区等地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
西安曲率引擎——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礼泉县明阳能源电气装备制造生产基地、西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高性能钛合金制品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渭南市富平圣唐乳业(二期)羊奶产品深加工项目、渭南市蒲城海泰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重点项目既是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也是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今年,陕西坚持产业为重,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突出抓好一批新增产能、技术引领、具备规模的项目建设,撬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加速,持续夯实稳的根基、蓄积新的动能。
梳理前三季度陕西重点项目建设成绩单:64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域项目开工率达100%;522个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2900多亿元,其中172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940多亿元,数控机床、新型显示、铝镁深加工、钛及钛合金、白酒产业、富硒食品、智能终端、重卡、生物医药、乳制品、乘用车(新能源)、传感器、钢铁深加工、航空、民用无人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氢能等重点产业链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过序时进度。
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陕汽集团车架生产基地、铜川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中国·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中心金延安板块等100多个产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高质量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大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提速构建。
奋力冲刺决战决胜
眼下正值四季度冲刺关键期。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决战决胜的士气,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再掀项目大干热潮。
10月10日,汉中市集中投用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264.5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59.28亿元,年产值187.61亿元,带动就业2.5万余人。其中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商贸物流等产业项目共计129个,占比达71%。
10月15日,榆林市举行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5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2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9.1亿元,涵盖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生态环境改善等10大领域,集中产业类项目有39个、总投资1018亿元。
10月18日,西安市召开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暨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调度会,集中观摩25个市级重点项目,动员全市上下打好收官战。
……
各地快马加鞭,奋力冲刺,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量,强信心、稳增长、促发展。
当前,全省各地各部门正锚定发展第一要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保持抓高质量项目的定力和耐力,强化沟通协作,提升管项目的效能,有效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同时加大引项目的攻势,拓宽谋项目的思路,启动2024年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推进实施更多对改善供给、拉动增长有乘数效应的项目,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有溢出效应的项目,对改善结构、促进转型有撬动效应的项目,持续夯实稳的根基、蓄积新的动能。(记者 杨晓梅)